首页  课程介绍  教师队伍  教学内容  教学条件  相关资料  特色与政策  网络课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科目习题
2015-06-08 15:26   审核人: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辨析题

1.在信息时代,社会的基本关系表现为由计算机网络建立的人与人的关系。

2.在文化的作用问题上,有人认为:“欲灭一国,先灭其文化。”

3.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在于不理解意识的能动作用。

4.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本对立。

5.地理环境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6.科学技术是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

7.人们不能自由选择某一社会形态。

8.经济基础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9.只要物质文明上去,精神文明自然而然地就会好起来。

10.人类发展的历史归根结底是思想发展的历史。

11.矛盾就是斗争。

二、简答题

1.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是什么?

2.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有哪些?

3.如何理解社会存在的概念?

4.如何理解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的作用?

5.如何理解生产方式的决定性作用?

6.如何理解社会意识及其分类?

7.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如何?

8.如何理解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9.如何理解文化的本质和功能?

10.如何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的原理的理论意义?

11.如何理解生产力范畴?

12.如何理解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及其作用?

13.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4.如何理解生产关系及其类型?

15.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内容及其意义是什么?

16.如何理解经济基础范畴?

17.如何理解上层建筑范畴?

18.如何理解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的关系?

19.如何理解国家的产生、实质和消亡?

20.国家与原始氏族组织的区别何在?

21.如何理解国体和政体的关系?

2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规律的内容是什么?

23.如何理解社会形态范畴?

24. 如何理解社会形态更替的同一性和多样性?

25.如何理解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和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26.如何理解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三、论述题

1.运用唯物史观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原理,联系实际说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试述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原理,并结合当前实际阐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3.试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及这一原理对于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意义。

4.使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的原理说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方针的正确性。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一、辨析题

1.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2.社会历史是由规律的,所以社会历史事件是可以重复出现的。

3.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进步和广泛应用,带来了经济增长,却是全球面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等一系列危机。

4.“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5.矛盾其实就是斗争和差异性的表现形式。

二、简答题

1.如何理解社会基本矛盾?

2.如何理解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3.如何理解阶级和阶级斗争?

4.如何理解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5.如何理解阶级分析方法及其意义?

6.社会革命的实质和根源如何?

7.如何理解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8.如何理解改良,如何评价改良主义?

9.如何理解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0.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改革?

11.如何理解科学技术的概念?

12.如何理解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13.如何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作用的两重性?

三、论述题

1.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需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同时,我国自然资源十分有限,环境污染较严重。我国面临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面临开发资源和保护资源的矛盾。请结合这一实际,并根据你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的理解,谈谈再利用科学技术方面我们应该怎样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2.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思考和分析我国当前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和解决这些矛盾的途径。

3.运用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联系我国改革开放的实际,说明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4.根据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事实,说明坚持历史决定论和承认主体选择作用的一致性。

5.社会发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可历史事件又是人们意志的“合力”造成的,两者不矛盾吗?这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是怎样的关系?

 

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辨析题

1.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剧作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剧中人”。

2.历史发展的总的合力是人民群众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不包含个人意志。

3.在人们的历史活动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4.人的实践活动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因而人在历史活动中的选择是完全自由的。

5.“一个完善的人,必定具备思维力、意志力和心力。思维力是认识之光,意志力是品性之能,心力是爱”,因此人的本质是理性、意志和心力。

6.“在历史转折时期,只要充分认识历史的必由之路和自己的历史责任,做出正确的选择,就可以在历史进程中大有作为。”

7.人的价值在于自我价值的实现。

二、简答题

1.如何理解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两种历史观的对立?

2.如何理解英雄史观产生的根源?

3.如何理解人的本质?

4.唯物史观在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是坚持了那些原则?

5.如何理解人民群众及其历史作用?

6.如何理解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7.如何理解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合力的作用?

8.如何理解历史人物及其作用?

9.如何从必然与偶然的辩证统一中理解个人的历史作用?

10.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方法是什么?

11.如何评价无产阶级领袖?

三、论述题

1.联系现实思想状况,分析下列两个命题:“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人是目的同时又是手段”。

2.社会发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可历史事件又是人们意志的“合力”造成的,两者不矛盾吗?这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是怎样的关系?

3.结合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着一些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在实践中坚持群众观点,做到以人为本。

4.怎样理解人的社会性?评价“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的观点。

 

 

上一页 下一页 [1 2 3 4 5 6 7 8]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59白菜专区论坛注册习思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部   地址:西安市未央大学园区学府中路2号59白菜专区论坛注册
电话:029-86173063 邮编:71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