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为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不断推动老员工志愿服务活动科学化、专业化发展。经教研室研究,决定在老员工中倡导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将此项活动深入开展,抓出成效,结合实际,特制定“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课志愿服务活动方案,用实际行动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贡献。
二、基本原则
1、安全性原则。志愿服务是一种奉献行为,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时,应该对活动的安全状况认真评估,评估时要遵循谨慎性原则,制定保障安全的预防措施,进行安全教育警示,遵守安全纪律。
2、公益性原则。志愿服务活动是志愿者自愿为社区、学校、群众提供的公益性服务,不收取任何报酬,是出于人文关怀和博大爱心而付出的无私奉献。
3、规范性原则。参加志愿服的志愿者要在在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地进行活动。
4、实效性原则。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要从志愿者的实际出发,根据自身条件,把主观愿者愿望与客观实际结合起来,把群众的需求和服务能力结合起来,实事求是,量力而行。
三、方法步骤
老员工要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认真填写《志愿者服务队注册登记表》,做好活动过程的资料收集以及活动结束的总结,具体安排如下:
1、宣传动员。广泛利用校内外媒体进行宣传、召开动员会等多种形式宣传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意义,对老员工进行发动和引导,提高自觉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扩大志愿者队伍。
2、注册登记。由各任课教师(担任指导教师)负责《志愿者服务队注册登记表》,指导申请报名志愿者服务队的相关事宜,员工自愿组队根据自己的意愿提出申请并填写相应表格。
3、组建队伍。各任课教师收集整理志愿者服务队申请表后报教研室,教研室开会研究后在报部办公室,获批后志愿者服务队正式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合理划分志愿者服务队小分队。
4、开展服务。志愿者服务队以集中服务活动与分散服务活动相结合的形式开展服务。集体服务活动由服务队统一组织,坚持每学期集中开展一次志愿者服务活动;分散服务活动由志愿者根据个人特长,主动开展各类有益于社会的服务。
四、服务内容
1、在校内以教学楼、宿舍、食堂、图书馆、运动场等为活动场所场所,开展卫生清扫、魅力宿舍、满意食堂、学海畅游等、运动安全知识宣讲等系列活动。
2、积极参与社会福利服务事业,为碑林区、新城区等敬老院提供志愿服务,组织捐款捐物,义务劳动,爱心慰问,关注今天的老人就是关注未来的自己。
3、为儿童村的孩子们开展社会捐助活动,向爱心人士发放爱心卡,爱心卡上真诚文字给爱心人士送去温馨的祝福,让爱人事体会做善事的心灵收获。在把这份爱传递下去,让为儿童村的孩子们感受社会的温暖。
4、志愿者服务队可以走进街道、走进社区、走进政府、走进工地等,开展尊重“指示灯”活动、社区服务活动、咨询问政活动、为农民工提供法律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
五、相关要求
1、切实加强指导教师的责任意识。任课教师要把志愿服务活动列入学期教学实践活动计划,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落实手段,做好宣传发动,动员所有的员工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来。同时,要明确工作目标和重点,确保志愿服务活动不偏离主流价值观方向。
2、营造活动氛围。一是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期间,要佩戴志愿者服务队统一标识,高扬59白菜专区论坛注册志愿服务队的统一队旗,彰显志愿者队伍的整体形象。二是要充分利用各类宣传媒体和宣传途径,大力宣传在志愿者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典型事例和先进个人,不断增强员工参与的自觉性,扩老员工志愿者服务在社会的影响力,力争形成品牌效应。
3、做好资料收集和总结。建立志愿者服务队活动登记和情况反馈制度。志愿者服务队每次服务活动后,要对活动情况进行总结,服务队队长对每次的服务效果提出评价意见,并将服务情况及时向责任老师以及“课头”全体同学汇报。志愿者服务队还应该就服务过程的图片、录音、视频、书面总结一并交给责任老师存档,依据活动开展得效果作为实践课成绩构成的主要依据。
思想政治理论教研室
2013年6月8日